如何讓100平方米實體店的承載力提升百倍?中山這家企業(yè)有絕招→
發(fā)布時間:2025-07-22 來源:中山+

7月22日,中山橫欄的正午,臺風過后的陽光透過廣東鉅豪照明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鉅豪照明”)“AI+智能+藝術”沉浸式智慧家庭體驗區(qū)的落地窗,一位經銷商對著空氣輕聲說“會客模式”,客廳頂燈的色溫瞬間從冷白轉為暖黃,窗簾同步合至半幅——這場如科幻電影般的實景演示,恰是這家照明企業(yè)用技術重構銷售生態(tài)的生動縮影。

鉅豪照明的沉浸式智慧家庭體驗區(qū)。記者 文波 攝

在行業(yè)面臨實體店客流下滑、成本高企的當下,鉅豪照明正以一種“像擺地攤般靈活”的模式,讓經銷商輕裝上陣,也為中山這個“中國照明燈飾制造基地”注入新的增長動能。

100平方米的實體店
能承載相當于1萬平方米展廳的產品

“過去開個燈具店,500平方米展廳才算有排面,租金、裝修壓得人喘不過氣。”在鉅豪照明的渠道會議現場,來自江西的經銷商王磊指著臺上展示的“直播商城導購一體機”感慨道。這臺不足半米高的設備,正實時生成著他門店的3D產品庫——100平方米的實體店,借助AI技術能承載相當于1萬平方米展廳的產品,“就像擺地攤,不用扛著大包袱,一個箱子、一臺機器就能開張?!?/p>

鉅豪照明的燈飾產品。記者 文波 攝

這種“地攤式靈活”的背后,是鉅豪照明9年數字化沉淀的技術支撐。渠道銷售總監(jiān)謝亮在現場展示的后臺數據顯示,搭載AI數字人矩陣后,經銷商制作產品短視頻的效率從3小時/條提升至100條/小時,流量轉化率提升近40%;試點經銷商單月線上引流到店客戶量同比激增67%?!翱偛堪鸭夹g中臺搭好,經銷商不用懂剪輯、不用學運營,打開直播一體機就能賣貨,這不就是照明版的‘地攤創(chuàng)業(yè)’?”謝亮的比喻讓臺下經銷商頻頻頷首。

鉅豪照明董事長許建龍。記者 文波 攝

在商照展區(qū),AIoT系統(tǒng)正隨著訪客動線自動調節(jié)照度。從高端酒店藝術光環(huán)境方案到教育照明防藍光技術,全場景產品矩陣通過“直播商城導購一體機”實現輕量化呈現——這臺設備集成了PC端、移動端、直播端三層功能,經銷商既能用它向工程客戶展示企業(yè)資質與案例,也能一鍵開播帶貨,“其他事總部全攬,就像擺地攤只管吆喝,進貨、理貨都有人兜底。”董事長許建龍的解釋直白而精準。

經銷商與制造商“共生進化”

“存量市場的競爭,本質是效率競爭。”許建龍在渠道會議上的這句話,道破了照明行業(yè)的轉型關鍵。當傳統(tǒng)模式下制造商依賴大經銷商壓貨、經銷商困于庫存周轉時,鉅豪照明正通過“全域引流+本地化服務”生態(tài),重塑廠商關系。

圖為鉅豪照明的App商城。記者 文波 攝

廣東清遠的經銷商李可可是這種模式的受益者。兩年前,她的200平方米門店月均客流不足50人;加入鉅豪的“AI生態(tài)”后,總部每日推送現成的短視頻文案,AI數字人幫她批量生成內容,直播一體機讓她從“門外漢”變身為“燈飾主播”?!艾F在月客流超300人,一半是線上引來的,總部還幫我對接本地裝修公司,工程單比以前多了三倍。”李可可的經歷并非個例,數據顯示,鉅豪照明合作經銷商中,轉型后存活率提升至82%,平均營收增速較行業(yè)均值高29個百分點。

對制造商而言,這種“輕資產生態(tài)”同樣意義深遠。無需再為經銷商的大展廳補貼費用,轉而通過技術輸出實現規(guī)?;瘡椭啤壳扳牶勒彰饕言谌珖嘤?200余家“輕量化經銷商”,覆蓋縣級市場的比例從35%提升至68%。中山照明電器協(xié)會的數據顯示,受這類模式帶動,2024年中山照明產業(yè)產值突破1300億元,其中數字化渠道貢獻的增量占比達41%,鉅豪照明的“AI+渠道”模式被列為區(qū)域產業(yè)升級標桿案例。

地攤經濟基因與實體零售的“破圈融合”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實體店如何突圍?鉅豪照明將100平方米門店變成“能裝下1萬平方米產品”的超級賣場,讓經銷商像擺地攤一樣“拎包創(chuàng)業(yè)”,實現個體創(chuàng)業(yè)者的靈活性與制造商的供應鏈能力深度融合。

這種融合正為照明行業(yè)注入新活力。從宏觀視角看,中山橫欄作為“中國照明燈飾制造基地”,其產業(yè)升級路徑具有樣本意義:當AI技術降低創(chuàng)業(yè)門檻,大量個體經營者涌入銷售端,既解決了就業(yè)問題,又通過“毛細血管”般的渠道網絡激活內需。更深遠的是,制造商從“賣產品”轉向“賣服務”,通過中控系統(tǒng)、智慧家庭方案等增值服務,將產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推動行業(yè)從“價格戰(zhàn)”轉向“價值戰(zhàn)”。

從中山橫欄的生動實踐中,看到的不僅是一家企業(yè)的轉型,更是實體零售在數字時代的新可能:當技術抹去創(chuàng)業(yè)的高門檻,當靈活基因注入傳統(tǒng)產業(yè),制造商與銷售商的共生共榮,終將照亮行業(yè)更廣闊的未來。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