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頻道
新增17個!第十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發(fā)布時間:2023-03-30 來源:中山+

3月28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經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專家評審、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聯席會議評定并向社會公示,中山市人民政府對外公布了中山市第十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陳天覺故事等17個項目榜上有名,標志著中山市非遺保護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記者了解到,本次公布的非遺名錄包括“民間文學”“傳統舞蹈”“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技藝”“傳統醫(yī)藥”“民俗”六大類共17個項目。它們分別是陳天覺故事、獅舞(黃圃醒獅)、曹步?花、古鎮(zhèn)佛家拳、曹步周家拳、橫欄五沙蔡李佛拳、中山羅梁武術、古籍修復技藝(中山港口)、骨木鑲嵌雕刻技藝、木雕(大涌高浮雕)、中山民間牙雕技藝、醬油釀造技藝(中山醬油釀造技藝)、神灣菠蘿種植和食品制作技藝、隆都九大簋傳統烹飪技藝、中醫(yī)傳統制劑方法(石岐外感茶制作技藝)、大環(huán)華佗信俗、坦洲水上婚嫁習俗


陳天覺公祠。記者 冷啟迪 攝


神灣菠蘿種植園。記者 繆曉劍 攝

根據要求,全市各有關部門、各鎮(zhèn)街要按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要求,扎實做好中山市第十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保護、傳承、傳播和管理工作,切實提升中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水平。


記者 張倩

◆編輯:龍慧◆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